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农业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微生物在地球上无处不在,从滚烫的热泉到800米冰层以下的南极暗湖,都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微生物作为地球上分布最为广泛、生物量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命形式,推动地球化学物质循环,影响人类健康乃至地球的整个生态系统,且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基因资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人类健康、环境恶化、农业发展等,提供着重要的解决方案。近年来,微生物组研究已成为各国科学家及政府关注的焦点。包括美、加、日在内的许多国家先后不同程度上启动了微生物组计划或项目。美国一批科学家于2015年10月联合在《Science》上发文,呼吁“联合微生物组研究计划”;与此同时,我国科学家会同美、德科学家,在《Nature》上发文提出了实施“国际微生物组计划”的呼吁。2016年5月13日,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与联邦机构、私营基金管理机构一同宣布启动新的“国家微生物组计划”,这是奥巴马政府继脑计划、精确医学、抗癌“登月”之后推出的又一个重大国家科研计划,旨在促进微生物领域的研究,推进对微生物世界的认知,开发微生物在医疗健康、食品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发展,特别是与国民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学科的发展,促进生物技术创新,并使我国在“国际微生物组计划”中获得充分的话语权,在这一战略必争领域中占据有利态势,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6年12月1~2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中国微生物组研究计划”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人体微生物组与人群健康;(2)环境与海洋微生物组和污染环境的修复与治理;(3)工农业微生物组及可持续发展技术;(4)微生物组技术创新、数据分析与功能挖掘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题评述报告:
1.我们如何做微生物组研究? 赵国屏
2.美国微生物组:途径与使命,施文元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微生物组影响人体健康的生理生态学机制,赵立平
2.环境微生物组与水圈微生物,黄 力
3.石油微生物组及其应用的定向演化,吴晓磊
4.数据与云计算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陈润生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成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 : 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
12月01日
2016
12月02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2022年08月18日 中国 北京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和慢性病防控”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9日 中国
"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科学"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9日 中国
第617次香山科学会议“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科学”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4日 中国 东城区
“中国精准医学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06日 中国 东城区
第S38次香山科学会议“快Z箍缩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06日 中国 东城区
快Z箍缩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28日 中国 东城区
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28日 中国 东城区
第S37次香山科学会议“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14日 中国 东城区
第612次香山科学会议“科学技术与现代法治建设”学术讨论会2017年10月30日 中国 东城区
第601次香山科学会议“临近空间重大科学问题”学术讨论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