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以社交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运用,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第四次传播革命。传播革命对国家和地区发展与治理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中国,对互联网技术发展与社会运用的思考在经济转型、网络安全、舆情治理、国家交往等领域方兴未艾,政产学结合的现实关切正热烈开展。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讲话中说:“纵观世界文明史,人类先后经历了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产业技术革命,都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引领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拓展了国家治理新领域,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2016年4月21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指出:“我国有7亿网民,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要有新动力,互联网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
对大有作为的互联网及其相关信息产业的研究,离不开对基础问题的深入探究。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思维和社会领域的颠覆式变革。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新改革面临新环境,新改革需要有新举措,新改革更需有新共识。
安徽大学舆情与区域形象研究中心是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要关注舆情研究、民意调查和区域形象建构,是安徽省产、学、研、策的重要科研机构。为了更好地研究舆情民意,中心定期举办研讨会,以集智于社会,服务于地方,本次论坛在前三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今年以“传播革命的挑战与机遇:新改革时代下的国家(区域)治理”为主题诚邀各方人士,砥砺思想,切磋观点。
传播革命的挑战与机遇:新改革时代下的国家(区域)治理
组委会热切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传播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及分议题积极投稿。提交的论文必须是没有以任何形式发表过的论文全文。论文以Word文档提交,字数以5000-12000字为宜。其中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300-400字)、关键词3-5个、正文与参考文献。论文格式以国内核心期刊为准。为方便匿名评审,请投稿作者将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及电话)在word文档首页中告知。
文章格式要求:注释采用脚注,参考文献采用尾注;按书籍论文标注法(如,刘小燕、丁学梅:《政府形象传播的类型及方法》,《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
11月05日
2016
11月06日
2016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