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升级版建设推进,中国与东盟相关合作战略、政策、计划和行动都需要大量准确及时的统计数据和信息作为支撑。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拥有19亿人口市场。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16%,货物贸易额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18%。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人员交流、科技交流、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灾害管理、旅游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双方各领域合作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充分表明中国和东盟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好邻居好伙伴。双方越来越需要加强深化经济合作,尤其是经济统计合作,为日益频繁的经贸、人文交流合作提供丰富准确快捷高效的数据支撑。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化,特别是‘一带一路’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建设,呼唤着沿线国家的统计合作。”2015年,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张晓钦在第1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举办的首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上说。
目前,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权威统计机构之间尚未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缺少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尚未建立统一而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双方应进一步加强统计合作,提高东盟各国数据的可用性和统计能力。换言之,深化中国—东盟合作,迫切需要加强统计数据合作交流。
中国—东盟博览会应中国—东盟自贸易区而诞生,12年以来围绕自贸区升级版建设,中国和东盟合作重点领域共举办了143场会议论坛,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在国际产能、周边互联互通、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国际园区、多领域等方面的合作,促成了一批重大项目合作,形成了一批重要合作机制。
当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新兴产业、新型业态、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谈判,区域全面合作实质性的协商,合作基金的运行,亚投行的筹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的建设等,都迫切地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统计信息服务体系。新形式下,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9月11—14日在中国南宁举办。作为东博会框架下的高层论坛,第2届中国—东盟统计论坛将围绕“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中国—东盟合作共赢”为主题,促成中国和东盟双方在信息应用,数据统计等领域达成新的合作。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围绕中国和东盟合作重点领域举办中国—东盟质检、金融、科技、农业、林业、矿业、统计、工商、环保、电力、文化、教育、卫生、气象、广电、减贫等领域的36个会议论坛,进一步促进中国—东盟全方位交流合作。
09月10日
2016
09月12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