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恢复于劫后重生的1980年代。自1986年被纳入“七·五计划”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开始,中国法社会学迎来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学者们或诠释基础理论,或提倡实证研究,或取法国际名家,或主张本土资源,指出了多种多样的径路,描绘了形形色色的蓝图。毋庸置疑,当代中国法社会学的多重形象来自于法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联。在百余年“革命”与“改良”的双重变奏后,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法律制度如今已面目全非。如何获致当代中国法的全息图像,从而理解在断裂与接续、守成和待变之间的中国法,殊为重要。为此,法学研究既要在法律学的界限内沉吟推敲,还要在法律与社会之间反复叩问。由此而言,法学不仅是一门纸面上的学问,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的建构性。法治中国建设成败得失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中国现实的了解和把握,只有着眼于中国社会,研究中国社会,了解中国社会,获取中国当代法与社会的全息图像,才有可能让法治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
正是为此,首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的主题定为“中国法社会学的新构图”。本次会议由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共同主办,将于2016年7月29日至7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召开。我们诚邀您积极参与,贡献智慧,共同助力中国法社会学的发展。
投稿论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议题:
1、中国法社会学:历史、现状以及未来
2、法社会学的多重维度:理论、定性与定量
3、民法典编纂与法社会学
4、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
5、风险社会的法律、制度与治理
07月29日
2016
07月30日
2016
摘要截稿日期
初稿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7年09月15日 中国 徐汇区
第二届中国法社会学年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