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技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和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工程院、教育部、解放军总装备部、原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农业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政府在古丝绸之路文化内涵基础上提出的贯穿欧亚非大陆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频繁,地形高差大,侵蚀营力活跃,工程地质条件差,加之受季风气候控制,降水高强度集中。因此,该区地震、滑坡、山洪、泥石流、堰塞湖等自然灾害极为发育,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危害严重。这些灾害制约了该区域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和社会经济发展,严重威胁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安全。为了顺利推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建设欧亚大陆安全的陆上物流、人员和经济文化交流廊道,亟需开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灾害与重大工程风险的研究,解决自然灾害对重大工程造成的安全问题。

为全面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然灾害背景和发展趋势,深入讨论该区域自然灾害类型、成因、背景、分布规律,凝练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工程减灾对策中的重大科学问题,预判在气候变化和强震等影响下沿六大廊道等区域重大工程可能面临的灾害风险和挑战,并提出有效防控对策,以保障人员与工程安全,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6年5月11~12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灾害与重大工程风险”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然灾害及其风险;(2)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工程灾害风险及防控;(3)丝绸之路经济带灾害风险综合管理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会议执行主席:

 

秦大河 

研究员 

中国气象局

 

陈运泰

研究员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光谦 

教    授

青海大学

 

崔    鹏 

研究员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主题评述报告:

      1. 全球气候变化下自然灾害风险,秦大河

      2.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地震灾害问题与风险防范,陈运泰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灾害挑战与空间减灾能力,郭华东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自然灾害和减灾关注的关键科学问题,高孟潭

2. 南亚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开发中的灾害风险及其对策,王光谦

3.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史培军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成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 : 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1日

    2016

    05月12日

    2016

  • 05月12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