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实施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加强同东南亚、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等海上丝绸之路国家和地区在海洋、气象方面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中国气象学会曾庆存院士、丁一汇院士、王会军院士等有关专家倡议于2016年4月6-8日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热带气象与海洋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
一、会议时间地点
(一)时间:2016年4月6-8日
(二)地点:广州华厦大酒店(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侨光路8号)
二、组织单位
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中国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主办;中国气象学会、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候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广东省气象局等单位联合协办。
三、会议主题及宗旨
主题:热带气象与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与服务。
宗旨:加强同东南亚、热带太平洋、印度洋等国家和地区在气象、海洋科技方面的合作,邀请海上丝绸之路周边国家和国内部分知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热带极端天气监测和预报、热带海洋灾害监测预报与卫星资料应用、季风变异与气候预测等方面的科学问题,以促进对相关区域的天气气候和海洋灾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认知、提升其预报预测能力,从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气象海洋服务保障和灾害预警提供科技支撑。
四、会议形式与规模
会议规模200人左右,其中国外嘉宾和专家学者60-80人。会议采用大会特邀报告、分会场专题交流、圆桌会议等形式。同期举办WMOCCl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定义任务组工作会议、亚洲区域气候监测、预测和评估论坛(FOCRAII)等。
(一)科学指导委员会:曾庆存、苏纪兰、李泽椿、许健民、陈联寿、丁一汇、王会军、张偲
(二)分会场设置
分会场1. 热带极端天气监测和预报(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牵头,联合广东省气象局(华南区域中心)、中科院大气所组织。召集人:端义宏、朱小祥、梁建茵、孙建华)
分会场2. 热带海洋灾害监测预报与卫星资料应用(由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组织。召集人:王辉、朱江、王东晓、张鹏)
分会场3.季风变异与气候预测(由国家气候中心牵头,联合中科院大气所、中山大学等组织。召集人:巢清尘、林朝晖、杨崧、李天明)
六、基本安排
(一)4月6日,全天报到。
(二)4月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及特邀报告。
(三)4月7日下午、4月8日上午,分会场专题交流。
(四)4月8日上午,大会圆桌会议及闭幕式。
04月06日
2016
04月08日
2016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