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分论坛的主题,取意于著名人类学家费孝通(1910-2005)的名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里的“美”,意指人类不同的文明传统所具有的那些优秀的文化基因和文明成果,诸如理想、精神、智慧、价值、贡献、经验等。中华文明素有“和而不同、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传统。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记载着大量中外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往事,如始于西汉的“丝绸之路”,唐朝“玄奘西行求法,鉴真东渡送经”,明末“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等。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既扎根中华文明大地,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又走向世界,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广泛开展交流、合作、互鉴与互惠,则再次印证了“美美与共”的深邃哲理。诚如著名哲学家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所言:历史已多次证明,不同文明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欧洲又模仿阿拉伯等,皆是如此。历史经验让我们相信,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更亟需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的民族、社会和国家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并通过分享各自的文明成果与生存智慧,共同担当维护世界和平、繁荣人类文明的重任。 正是本着上述学术立意,本分论坛将诚邀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围绕三方面题目来展开深度研讨:(一)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历史经验,这部分研讨将注重扎实的史料与范例研究,同时欢迎较为宏观的历史回顾;(二)不同文明交流与互鉴的理论探讨,这部分研讨将着重哲学、宗教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视角,更欢迎跨学科的理论探索;(三)全球化时代的文明传统对话,这部分研讨将主要围绕不同文明背景下的哲学与宗教文化传统展开,或致力阐释某哲学、宗教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理想境界、理论贡献等,或致力不同的哲学、宗教文化传统的比较与对话。
11月06日
2015
11月08日
2015
注册截止日期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