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65歲以上老人人口數於民國103年為274萬多人,占全國總人口11.7%,而根據國發會推估2018年老年人口將占總人口14%,正式進入高齡社會。如何讓老人過著美好的生活(Ageing well)是社會關注的議題,而「成功老化」與「活力老化」近年來是需被討論的理念。「成功老化」的要素係指個體需保有三種關鍵行為或特徵的能力,包括:降低疾病或失能的風險、維持認知與身體的高功能、投入生活(或譯為「社會參與」)。而持續投入生活的任務即是建立或維持關係和從事社會活動。另世界衛生組織於2002年提出「活力老化」(active aging)之概念時,在政策建議方面強調健康促進、社會參與和安全維護三大基礎原則。更具體而言,有關社會參與面向的基礎原則,係強調提供民眾橫貫生命週期之教育及學習機會,如基礎教育、健康教育及終身學習;另也強調當民眾逐漸老化時,亦應鼓勵個人依照其能力、偏好及其需求,積極的投入經濟發展相關的活動與志願服務等工作;除此之外,也應鼓勵民眾充分的參與社區及家庭生活。 因社會參與對於老人生活滿意、幸福感等生活品質之影響甚鉅,故老人社會參與情形引起政策制定者和老人學研究學者的關注;而影響老人社會參與的個人因素與制度性因素也是值得探究的主題。當然有關老人交通運輸環境、無障礙生活空間之建構,對於老人的社會參與,也至為關鍵。綜合上述,可知在高齡社會裡「老化與社會參與」此議題之重要性,為增進社會工作實務與學術之交流及融合,歡迎實務工作者及學者投稿。
03月27日
2015
03月28日
2015
摘要截稿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6年05月20日 中国 台北市
2016第二届第二次台湾老人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