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国内活动
海外活动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中国第二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
2013年05月09日~11日
中国 · 成都市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收藏
分享
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已截稿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活动简介
汶川地震发生后,灾难带给人民群众的巨大心理创伤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重视,心理援助也继生命救援、物质救援后成为了灾后三大救援体系的一部分,心理援助也因此被纳入灾后重建计划。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云南盈江地震和彝良地震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在政府层面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和规范,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专业机构支撑、社会民间力量融入的局面,2012年6月25日,国家减灾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灾后心理援助的原则、方向和必要性。据此,我们更需要加强灾后心理援助的系统性、持续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使每一个致力于参与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组织、机构或个人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更大的价值。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五周年,曾有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灾后心理援助团队和志愿者赶赴灾区开展了心理援助工作,大家在提供心理援助的同时也都各自有所总结和启发,在这五年里也已经初步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自然灾害社会心理援助工作机制。 为此,继“中国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灾害创伤与心理援助”之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再次发起,并联合上海增爱基金会等机构共同举办此次“第二届中国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汶川地震心理援助五周年”。 本论坛将于5月9日—11日在北川召开,在“中国首届心理健康与和谐社会论坛”的基础上,在汶川地震发生五周年的这个更长的时间后再次齐聚一堂、凝心聚力,共同探讨、分享和聆听心理援助五年来的探索与经验、成就与不足、辛酸与欣慰。曾在灾区参与较长时间工作的心理援助志愿者和从全国各省市的心理机构中甄选出的优秀代表将参加该论坛,分享经验及接受专业培训,以提升心理援助的能力,加强心理援助合作,建立起一支“社会责任感强、心理学基础扎实、临床工作能力过硬”的心理援助队伍,以保障灾后心理援助工作的及时性、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性,从而实现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当地的心理援助力量,开展及时、有序、持久和科学的灾后心理援助,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指示,帮助灾区群众走出灾难的心理阴影。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提交
全部留言
稿件模板
×
论文模板
论文模板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13
至
05月11日
2013
05月11日
201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增爱公益基金会
承办单位
中科博爱心理医学研究院 北川教师进修学校
联系方式
刘婷婷
xl******@psych.ac.cn
010*********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会议网址:
http://xlhx2013.csp.escience.cn/dct/page/1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http://xlhx2013.csp.escience.cn/dct/page/1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