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介

构造地貌学和地震地质学科因其在揭示地表形态演变、构造活动与地震灾害形成机制中的关键作用,受到地球科学界的高度关注。近年来,随着高精度分析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定量研究地表过程与构造变形相互关系的能力显著提升,推动了这两大学科的深度交叉与创新发展。构造地貌学关注地表形态的演化和构造动力过程,地震地质则聚焦地震活动机制与构造应力场的演变,两者的结合不仅揭示地表形态和构造过程的动态关系,还为预警地质灾害和保障宜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为促进构造地貌与地震地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跨学科融合,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和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将于2025110-12在杭州联合举办学术年会,主题为揭示地球活力,共创宜居安全环境。会议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承办,诚邀从事构造地貌、地震地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会,共同探讨相关的理论前沿、热点问题、创新研究方法及进展,推动我国构造地貌与地震地质交叉学科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需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揭示地球活力,共创宜居安全环境

二、会议议题

会议将重点围绕下列议题开展学术交流,但不局限于这些议题:

1)      构造-气候-地表过程的耦合与圈层相互作用

2)      多时空尺度的地貌过程、演化机制与动力学

3)      地震带与活动构造区的地貌特征及链式地质灾害

4)      大地震发震机理、区域地震活动性与灾害防范

5)      活动断层级联破裂、地震丛集及其动力学过程

6)      构造地貌与地震地质研究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 

三、会议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协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山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兰州大学

浙江省地震局

大会学术委员会:

主席张培震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林

王成善

方小敏

刘丛强

许志琴

杨树锋

肖文交

张国伟

陈骏

钟大赉

崔鹏

彭建兵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博

马晓丽

王非

王国灿

王岳军

王先彦

邓成龙

邓涛

史培军

付碧宏

田勤俭

冉勇康

朱光

朱文斌

刘少峰

刘永江

刘俊来

刘静

祁生文

许强

孙继敏

李三忠

李亚林

李忠权

李思亮

李振洪

李高军

李海兵

李盛华

李有利

李传友

杨守业

杨振宇

肖举乐

何宏林

何建坤

何登发

张进江

张岳桥

张波

张拴宏

张会平

陈汉林

陈中原

陈杰

范宣梅

林伟

杨晓平

金章东

周力平

胡修棉

郑文俊

郑德文

赵越

姚玉鹏

袁道阳

聂军胜

徐胜

徐锡伟

黄宝春

曹淑云

鹿化煜

章军锋

董云鹏

董治宝

董树文

程海

熊巨华

裴军令

颜丹平

颜茂都

潘保田

         

 

大会组织委员会:

主席刘静    何宏林

副主席:(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伟涛

石许华

付碧宏

任治坤

李有利

李传友

李海兵

吴中海

吴磊

张会平

张波

郑文俊

袁道阳

 

   秘书长:戴紧根  任治坤

副秘书长:邵延秀  孙浩越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丁志峰

丁虎

于贵华

马严

马晓丽

王毛毛

王平

王先彦

王华

王旭龙

王虎

王国灿

王明明

王厚起

王洋

王爱国

王腾

王墩

尹金辉

邓洪旦

石峰

卢银

田云涛

田勤俭

冉勇康

毕海芸

吕红华

任俊杰

刘小利

刘兴旺

刘保金

刘维明

刘锋

闫兵

许冲

许建东

许强

孙玉军

苏鹏

杜鹏

李一泉

李广伟

李云帅

李文巧

李西

李安

李志刚

李勇

李峰

李智武

李智敏

杨业

杨晓平

杨蓉

杨海斌

吴传勇

吴建平

吴晨

吴熙彦

何仲太

何建坤

何登发

沈军

沈晓明

宋东方

张艺峰

张世民

张竹琪

张志勇

张金玉

张波

陈立春

陈杰

陈桂华

陈晓利

陈鹏

范宣梅

林舟

林旭

林秀斌

罗纲

周力平

周本刚

周荣军

庞建章

郑德文

胡小飞

胡贵明

俞言祥

俞晶星

饶刚

姚文倩

姚远

袁小平

徐岳仁

徐海

徐晶

龚俊峰

高战武

黄伟亮

曹凯

常宏

常祖峰

崔丽峰

梁明剑

蒋汉朝

覃金堂

焦利青

储日升

鲁人齐

谢克家

雷启云

蔡福龙

裴军令

谭锡斌

熊建国

颜茂都

潘波

潘家伟

魏占玉

           

 

四、会议时间及地点

会议时间:2025110-12日,其中10号下午报到,11-12日学术报告交流,具体安排见2号通知

会议地点:杭州,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海纳苑

五、会议注册

拟参会人员请尽快完成线上会议注册,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踊跃报名参加学术报告。

注册网址:https://www.ssoc.org.cn/web/#/meetingHomeList

 

注册截止日期:20241226

六、会议注册费及相关须知

1. 会议注册费

(1)一般人员:

2024年12月31日(含)前1500元/人,之后2000元/人

(2)学生:

2024年12月31日(含)前800元/人,之后1200元/人

2. 注册费缴费方式

(1) 通过注册网址线上缴费(支持扫描二维码转账)

(2) 银行转账,转账信息如下:

户名:中国地震学会;

账号:0200007619201134580;

开户行:工行海淀西区紫竹院支行。

注:请在汇款时备注“杭州+姓名”,否则影响对账开发票,并在注册页面上传转账信息截图

(3) 发票开具:所有参会人员需在会议系统中填写发票信息。会后统一开具发票,发送至手机或电子邮箱。

(4)注意事项:

w  请在报名截止日期前通过网上系统缴费。

w  交纳会议注册费后无法参会者,除不可抗力外,注册费不予退还,会后请联系会务组索取会议资料。

七、住宿

建议住宿酒店:杭州欧亚美国际大酒店、丽呈东谷酒店,请自行预订、住宿费自理。

八、会务组联系方式

吴磊,leiwu@zju.edu.cn13515710960

戴紧根,daijingen@cugb.edu.cn13426244727

孙浩越,sunhaoyue@ies.ac.cn15210676431

石许华,shixuhua@zju.edu.cn18368852632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1月10日

    2025

    01月12日

    2025

主办单位
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