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区:Asia/Shanghai
S12C-1 |
专题12.12 大气化学实验室模拟研究 & 专题12.11 多尺度大气化学与传输数值模拟@12C、气溶胶与大气环境科学2021年07月10日 13:00~18:00 国际会议中心 毕节厅(三楼) 会议主席:张艳利/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时刻表 V10 发布时间:2021-06-27 22:21:00 |
|||
开始 | 结束 | 持续 | 编号 | 标题 |
---|---|---|---|---|
专题12.12 大气化学实验室模拟研究 | ||||
主持人:刘永春、楚碧武 | ||||
13:00 | 13:15 | 15 | 1388 |
表层土壤界面光化学反应生成HONO和NOx韩冲/东北大学
|
13:15 | 13:30 | 15 | 1389 | |
13:30 | 13:45 | 15 | 1392 |
黑碳气溶胶表面非均相生成硫酸盐及其影响张芳/北京师范大学
|
13:45 | 13:55 | 10 | 1385 |
Photoinduced Production of Chlorine Molecules from Titanium Dioxide Surfaces Containing ChlorideLiYuanyuan/Nanjing University
|
13:55 | 14:05 | 10 | 1387 |
典型挥发性化学品的大气转化机制和动力学付自豪 博士研究生/大连理工大学
|
14:05 | 14:15 | 10 | 1395 |
Cl原子与3-丁烯-1-醇反应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加成反应通道相对重要性的评估范慈慈 项目聘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14:15 | 14:23 | 8 | 1386 |
SO2在粘土矿物表面的非均相反应王涛 学生/复旦大学
|
主持人:王炜罡、刘腾宇 | ||||
14:23 | 14:38 | 15 | 1383 |
二次有机气溶胶中过氧化物的分子组成和多相化学行为赵岳/上海交通大学
|
14:38 | 14:53 | 15 | 1390 |
Highly oxygenated organic molecules (HOM) formation from oxidation of monoterpene王永宏 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4:53 | 15:08 | 15 | 1382 |
复合污染条件下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生成研究陈天增/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15:08 | 15:18 | 10 | 1397 | |
15:18 | 15:28 | 10 | 1384 |
NO3自由基与β-蒎烯氧化反应中高氧化度有机硝酸盐的生成沈鸿儒/复旦大学
|
15:28 | 15:36 | 8 | 1393 |
SO2和NH3对芳香烃光氧化生成有机硫化物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促进作用杨兆敏 博士研究生/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
15:36 | 15:44 | 8 | 1396 |
Cl原子引发的长链烷烃大气氧化过程研究王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15:44 | 15:52 | 8 | 1391 |
新型10 m3石英烟雾箱—设计与性能表征马伟/北京化工大学,气溶胶与霾实验室
|
15:52 | 16:00 | 8 | 1394 |
不饱和有机物与臭氧反应的探究李伟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16:00 | 16:10 | 10 | 休息 | |
专题12.11 多尺度大气化学与传输数值模拟 | ||||
主持人:李楠、赵纯 | ||||
16:10 | 16:25 | 15 | 1376 |
WRF-Chem中不同版本MEGAN排放方案对植被类型分布的敏感性及其影响张鸣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6:25 | 16:40 | 15 | 1377 |
基于卫星校验的SO2排放在不同空气质量模式中的效果评估李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16:40 | 16:50 | 10 | 1381 |
春季东南亚生物质燃烧对我国南方PM2.5和臭氧生成的影响邢莉 副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
|
16:50 | 16:58 | 8 | 1371 |
东南亚生物质燃烧排放垂直结构的影响刘唯琛 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6:58 | 17:06 | 8 | 1374 |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中国臭氧污染的影响姜中景 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学
|
17:06 | 17:14 | 8 | 1372 |
近十年我国机动车排放特征和变化——基于排放因子法的道路交通源排放清单建立冯伟航 学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主持人:朱佳雷、卢骁 | ||||
17:14 | 17:29 | 15 | 1370 |
利用伴随模型对珠三角地区O3 和PM2.5 污染联合控制策略的探索朱丽叶 副教授/中山大学
|
17:29 | 17:44 | 15 | 1380 |
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和辐射效应数值模拟朱佳雷/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
|
17:44 | 17:54 | 10 | 1378 |
多尺度唐山市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及管控分区划定刘颀娴 硕士/复旦大学
|
17:54 | 18:04 | 10 | 1368 |
基于大气化学数值模型的中国近地面臭氧来源解析卢骁 副教授/中山大学
|
18:04 | 18:14 | 10 | 1375 |
次网格气溶胶形成的参数化及其对中国区域气溶胶的影响魏颖/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
|
18:14 | 18:24 | 10 | 1373 | |
18:24 | 18:32 | 8 | 1379 |
京津冀地面臭氧对区域前体物敏感性的精细化伴随分析王晓琳/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
|
18:32 | 18:40 | 8 | 1369 |
大气沉降核素7Be和210Pb全球数据库的建立和应用张福乐/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18:40 | 18:48 | 8 | 1908 |
华东地区PM2.5日变化模拟:边界层混合和排放的影响研究杜秋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07月09日
2021
07月11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初稿截稿日期
提前注册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