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变化对亚洲中纬度地区干旱化的影响
编号:761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5-04-15 10:27:12
浏览:8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亚洲中纬度地区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是全球典型的干旱区之一,且该地区正一致经历着地表温度显著升高。然而,该区域干旱变化呈现出中西部显著加剧–东南部基本不变的空间差异性,这种非均一变化的原因尚未得到明确解释。本研究基于观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了1982年至2018年间亚洲中纬度地区干旱的时空变化及其潜在机制,重点分析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对该地区干旱化进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亚洲中纬度地区中西部干旱显著加剧的主要原因在于地表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尤其在蒙古高原西北部出现出显著的高压反气旋异常,导致云量减少、净辐射增加、蒸发加剧以及水汽输送受限。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推动了地表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从而加剧了该地区的干旱程度。相较之下,在全球变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亚洲中纬度地区东南部的相关气候异常表现出相对较弱的变化。与此同时,该区域观察到明显的植被绿化现象,这一变化受到地表温度、降水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驱动。植被绿化能够通过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及水文过程,独立且有效地缓解亚洲中纬度地区东南部的干旱程度,使得该地区干旱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本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全球变暖背景下亚洲中纬度地区生态环境系统演变及其潜在的生物地球物理过程的认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