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地区暖区暴雪的统计特征
编号:45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9 10:08:03 浏览:41次
张贴报告
摘要
通过统计分析1980—2024年冷季(10月至次年5月)新疆北部不同区域暖区暴雪时空分布特征,并对风场、温度垂直变化及影响系统进行分型及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近44年新疆北部冷季暖区暴雪年平均为5.1 d,各月均可发生,11月最多。暖区暴雪日数总体上阿勒泰地区略多于塔额盆地,阿勒泰地区的区域性暴雪过程较多,塔额盆地局地暴雪过程更多。暖区暴雪过程多持续1 d,阿勒泰地区最长持续了3 d,塔额盆地和北部型则为2 d。
(2)新疆北部冷季暖区暴雪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线性增多趋势,塔额盆地不显著;各型也增加趋势,仅北部型显著。阿勒泰地区主要分布在阿尔泰山沿山一带,塔额盆地分布相对均匀;日极大降雪量出现在塔额盆地裕民站,与地形有密切的关系。
(3)新疆北部暖区暴雪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差异,总日数、阿勒泰地区暴雪日数2000年代最多,1980年代最少,塔额盆地2010年代最多,2020年代初最少。局地暴雪过程阿勒泰地区2000年代最多,其次是2010年代,塔额盆地1980年代最多,次多与阿勒泰地区一致;区域暴雪过程北部型和阿勒泰地区2000年代最多,塔额盆地则在1990年代最多。
(4)新疆北部暖区暴雪主要影响系统有3类7型,低涡类最多,锋区类最少。该结论与杨霞等[22]、杨涛等[24]研究成果明显不同。地面图上低压类最多,暖锋类最少。各类型暴雪落区存在差异:低涡底部型主要位于北部型或阿勒泰地区,前部型则在塔额盆地;低槽类横槽型主要是北部型,低槽前部型则在阿勒泰地区,其次是塔额盆地。地面图上低压类南部型主要位于北部型,其次是阿勒泰地区,南部型主要在塔额盆地,其次是阿勒泰地区;鞍型场主要位于阿勒泰地区;冷锋前暖区暴雪主要是阿勒泰地区或塔额盆地。
(5)暖区暴雪在高低空配置上,700 hPa及以上均为偏西急流(锋区),暴雪区上空垂直风切变大,暴雪前700 hPa以下逆温北部型最高82.6%,明显高于阿勒泰地区和塔额盆地;地面图上均为减压升温区域;700 hPa以下阿勒泰地区偏东气(急)流占87.5%,明显多于塔额盆地和北部型暴雪天气。
阿勒泰地区和塔额盆地位于新疆最北部,冷季降水主要受极锋锋区频繁南下影响,多暖区暴雪,是新疆北部降雪的典型特征。前文分析表明,随着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暖区暴雪显著增多,尤其是区域性暖区暴雪主要发生在2000年以后。但新疆固态降水站网建设相对滞后,本文仅对国家站暴雪天气进行了统计研究。而暖区暴雪更精细的研究,还有待在今后研究中不断完善。
稿件作者
陈丽娟
阿勒泰地区气象局
张云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