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届未来大气科学论坛-2.8气候植被大气化学间相互作用-投稿摘要-吴婉清
编号:4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8 18:20:40 浏览:44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09: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PO] 墙报 [po]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温事件频发,高温热害对水稻生育期以及产量品质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基于未来气候情景数据,运用全球气候模式GCM(Global Climate Model)以及4种典型排放情景RCP(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模拟了不同情境下的逐日格点气温和降水量数据。运用2020年重庆江津区水稻的田间实验数据对DSSAT-CERES-Rice模型进行本地化校准,利用经过验证后的模型模拟了不同高温情景下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变化。结果如下:1)模型模拟值与观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量、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2、0.99和0.95,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40.67 kg/ha、0.71d和1.37d,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水稻生长发育过程。2)水稻仅抽穗扬花期受高温胁迫的减产率介于4.3%~6.8%之间,显著高于仅灌浆乳熟期受高温胁迫的减产率(<2.2%),表明抽穗扬花期对高温更为敏感。且温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水稻减产率越大。3)当水稻在抽穗扬花期和灌浆乳熟期同时受到高温胁迫时,其减产率显著高于单一生育期受高温胁迫时的减产率。
 
关键词
川渝地区;水稻;高温胁迫;DSSAT模型;产量
报告人
吴婉清
硕士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稿件作者
吴婉清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韩琳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