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碳颗粒物的强毒性及其导致PM2.5健康效应估计偏差
编号:42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8 13:56:04 浏览:41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14: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2-5] 专题2.5 碳气溶胶性质和效应 [S2-5] 专题2.5 碳气溶胶性质和效应

暂无文件

摘要
细颗粒物 (PM2.5)长期暴露与许多不良健康后果有关,这些健康效应可能因 PM2.5 的化学成分而产生很大差异。然而,许多关于 PM2.5 特定成分对健康影响的荟萃分析忽略了其他有害成分,导致遗漏变量偏差 (OVB)。本研究开发了一种解决此问题的新方法,并以黑碳 (BC) 为例进行了模拟分析。本研究使用两篇已发表荟萃分析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输入,并从 PM2.5 成分的再分析产品中获得补充信息。基于经典的 OVB 公式,我们开发了一个优化模型,并通过模拟研究验证了其性能。我们获得了 BC 对全因死亡率影响的汇总估计值,并根据非黑碳 (NBC) 成分的影响进行了调整。最后,基于对 BC 和 NBC 的估计影响,我们研究了 PM2.5 毒性的全球分布,以及忽略 BC 和 NBC 的不同影响时 OVB 的程度。优化模型包括 46 个 BC 或 NBC 对全因死亡率影响的单独估计。根据该模型,BC 和 NBC 增加 10 μg/m3 后,死亡风险增加 49%(95% 置信区间 [CI]:26–76)和 6%(95% CI:3–10)相关。根据全球平均总 PM2.5 组分比例(BC 和 NBC 分别为 6.1% 和 93.9%),本研究估计,长期 PM2.5 暴露每增加 10 μg/m3,全因死亡的相对风险增加 1.09(95% CI:1.06–1.12)倍。如果忽略NBC效应,单一污染物模型估计BC健康效应,OVB 中位数为 147%(95% CI:-151 至 700)。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来调整荟萃分析中的 OVB,旨在确定暴露于 PM2.5 的特定成分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证明PM2.5中,BC比NBC成分更有害。不考虑 BC 和 NBC 的不同影响可能会导致在估计它们与全因死亡的关联时出现相当大的偏差。
 
关键词
黑碳,人群健康效应,空气污染,PM2.5
报告人
薛涛
研究员 北京大学

稿件作者
薛涛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