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关键物性指标的黄土湿陷性预测控制模型研究
编号:6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7 17:30:17
浏览:22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陇东地区马兰黄土(Q3)因湿陷性引发的工程灾害频发,现有评价方法存在指标冗余性和区域适用性不足的问题。为此,以陇东马兰黄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与多源数据整合,分析不同深度下黄土湿陷系数与物性指标间的关联规律,提出以饱和度(Sr)和孔隙比(e)为关键物性指标,建立湿陷性预测模型及控制阈值。研究结果表明:(1)通过线性回归与VIF分析,证实饱和度与孔隙比为独立影响湿陷性的关键物性指标(VIF<2),二者耦合作用可通过线性叠加分离,解决了传统模型的多重共线性问题;(2)以饱和度与孔隙比为关键物性指标所建立的二元回归模型(δs=−0.116Sr+0.079e),经K折交叉验证(K=5)、工程案例检验误差5.7%,表明模型准确度高,显著提升了湿陷性评价的精度与区域普适性;(3)提出“双控阈值”标准(孔隙比0.66~1.27,饱和度47%~92%)及压实度--含水率协同控制策略(K≥85%,w=10%~25%),为施工参数动态优化提供了量化依据,可有效消除湿陷性。研究通过全链条(试验-建模-阈值-验证)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键物性指标对黄土湿陷性的独立作用机制,为陇东地区黄土工程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动态优化依据。
关键词
陇东马兰黄土;湿陷性;统计对比;关键物性指标;控制模型
稿件作者
杨易朴
兰州交通大学
陈志敏
兰州交通大学
郝颜玉
甘肃恒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