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 2025-03-28 09:21:03
基于儿童真实行为的幼儿园诺如传播研究
诺如病毒,幼儿园,表面传播,触摸行为,感染风险
摘要录用
杨茗涵 / 北京工业大学
张楠 / 北京工业大学
诺如病毒可在常见环境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天。作为儿童长时间聚集的场所,幼儿园表面诺如病毒传播风险亟待精准量化与防控。本研究通过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技术,采集并分析了中国某幼儿园26名儿童(2.5-7岁)在5个典型场景下的表面触摸真实行为数据,构建表面传播模型模拟诺如病毒的传播过程,评估7种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公共表面触摸频率普遍高于私人表面,其中书本(268.1次/h/人)、皮质游乐设备(234.0次/h/人) 和玩具车(117.0次/h/人)分别为上课、运动和课间活动区中的最高频接触表面。病毒传播能力(VTA)与公共表面触摸频率呈显著正相关(r=0.862,p<0.001),皮质游乐设备的VTA高达382.7%,远高于其他表面。不同场景的儿童感染风险差异较大,就餐区的感染风险为48.7%,而做操区仅为13.0% 。组合防控措施可大幅降低儿童感染风险,其中运动区风险降幅最大(26.9%)。本研究揭示了儿童真实触摸行为与诺如病毒传播的定量关系,为幼儿园诺如病毒的精准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08日

    2025

    08月10日

    2025

  • 03月31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