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 2025-03-29 17:31:30
雨季土壤侵蚀时空分异及韧性减灾风险评估:以岷江泥石流沟为例
土壤侵蚀,RUSLE,时空变化,风险评估,韧性
摘要录用
王辰元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陈剑刚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游勇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对于雨季的震区流域,人们往往着眼于山洪、泥石流等瞬时性灾害,忽视了坡面土壤径流侵蚀对坡面物源的补给。为探寻该流域雨季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岷江上游流域12条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RUSLE模型计算2022和2023年逐月土壤侵蚀模数(SEM),并通过遥感解译与统计分析,探明流域内土壤侵蚀的时空分布、内在关系和驱动因素。研究表明,80%以上的雨季月份处于剧烈侵蚀;2022和2023年雨季SEM均值分别为205.9 t·ha-1和153.3 t·ha-1;高侵蚀区多分布在高海拔山脊侧,低侵蚀区多分布在低海拔山谷或沟口。降雨量、泥沙连通性、坡度、砂粒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容重与SEM呈正相关性,NDVI、土壤厚度、黏粒含量、土壤蓄水能力与SEM呈负相关性,其中与有机碳含量的相关程度最佳。生态系统在流域减灾决策中逐渐受到重视,生态措施与岩土措施协同的减灾模式应运而生。考虑泥石流沉积和土壤径流淤积对拦砂坝的联合影响,结合“坡-沟”系统的韧性原理,依次建立坡面土壤径流-淤积的数学模型、泥石流坝后沉积对坝面侧向荷载的力学模型和植被固土减砂的经验模型,构建全生命期尺度下生态-岩土措施协同的韧性减灾风险评估体系。为震区流域合理制定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风险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22日

    2025

    05月24日

    2025

  • 05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10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滑坡泥石流防治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重庆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山区公路水运交通地质减灾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重庆交通大学)
联系方式
  • 杨海清
  • 135********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