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 是可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能显著提升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率。近年其公共场所普及率虽有提高,但社会对使用方法认知与培训不足,且因设备价高,传统教学难开展大规模实战操作培训。为此,结合专业知识与 VR 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 VR 的急救培训系统,借虚拟场景高度还原,让用户于沉浸式环境学习实践 AED 操作,提升公共急救能力。本项目以Unity为开发平台,旨在整合教学与实战模拟,为AED的公益推广事业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该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普及AED的使用知识,还能通过实战模拟提升使用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核心,通过沉浸式的教学和模拟体验,解决当前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弥补传统急救培训在实战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的缺陷。具体而言,我们的设计以实用性和趣味性为导向,结合真实场景的还原与互动式操作,确保用户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既掌握AED的正确使用方法,又提升面对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理能力。
基于此思路,系统将教学内容与模拟场景有机融合:
教学部分通过逐步指导和分步骤操作,帮助用户系统地学习AED的功能、操作流程以及关键注意事项;
模拟部分以真实突发事件为背景,考验用户在高压环境中的应变能力,强化所学技能的实际运用;
技术实现采用Unity平台,以高度交互性和视觉表现为基础,通过VR设备模拟真实的场景和操作感,使培训过程兼具沉浸感和实用性。
发明的目的和基本思路:
拯救生命:公共安全的技术突破。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而抢救生命的关键在于及时和专业。易AED-VR项目的根本目的是降低心源性猝死的致死率,通过创新的虚拟现实技术,让更多普通人具备基本的急救能力。
传统的AED使用培训存在诸多局限:
- 培训成本高昂
- 实践机会有限
- 学习效果难以量化
- 理论与实践脱节
本项目致力于突破这些限制,构建一个全新的急救教育生态系统。通过沉浸式的虚拟现实场景,将复杂的急救流程转化为直观、易学的交互体验。
普及教育:打破专业壁垒。知识的民主化是项目的重要使命。易AED-VR并非仅仅服务于医疗专业人士,而是面向全社会的公共安全教育项目。
项目设计的核心理念是:
- 降低学习门槛
- 提高学习趣味性
- 增强学习的可及性
- 构建标准化的培训体系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我们可以将复杂的急救知识转化为简单、直观的操作流程,让普通人也能快速掌握关键技能。这种教育模式的社会价值远超过传统的培训方式。
技术创新:重塑医疗教育形态。技术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引擎。易AED-VR不仅仅是一个培训工具,更是医疗教育技术变革的缩影。
通过虚拟现实与医疗教育的融合,项目为医疗教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范式,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和资源限制。
社会责任:公共卫生安全的技术赋能。每一项创新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易AED-VR承载着深刻的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
项目的社会价值体现在:
- 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
- 提高全民急救意识
- 构建社会应急救援能力
- 推动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通过技术创新,我们正在为构建一个更加安全、更有温度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