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沿海表层沉积物微生物氮硫循环潜在联系及季节和距离衰减模型
编号:8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4:07 浏览:20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海洋地区的表层沉积物作为海洋环境变化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动态储存库,往往对全球和局部地区的无机氮硫元素循环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基因的水平基因转移作用,随着地球化学条件的变化和代谢途径的进化,最终会导致具有高度功能冗余的微生物多样性,因此对于某个地区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构成和群落结构更应当侧重于群落的功能描述而非分类学信息。本研究通过对渤海、黄海和东海北部所组成的中国东部海域(BYnECS),分别来自冬季和夏季的40个海洋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发现空间环境因子如经度、纬度、深度和环境因素如叶绿素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p值< 0.005)。BYnECS的微生物群落群落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距离衰减模式,东海与黄海的群落结构组成相似度较高。共现网络模块化结果表明,冬季硫代硫酸盐还原和硝酸盐还原途径更为活跃,而夏季则以硝化作用为主。通过PICRUSt预测的潜在功能基因,其中最主要的基因是同化性硫还原、反硝化和异化性硝酸盐还原基因。此外,硫氧化基因与反硝化基因密切相关。该研究为了解海洋氮硫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奠定了重要基石,并为后续研究氮硫循环平衡的调控机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海洋沉积物,微生物,硫循环,氮循环,空间异质性
报告人
高琳洁
博士研究生 山东大学

稿件作者
高琳洁 山东大学
倪寿清 山东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