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沙调控对库区及下游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编号:5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19:06 浏览:26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黄河小浪底水沙调控(简称WSR)会剧烈影响库区及下游物质输(如C、N)送过程。微生物作为响应环境最敏感的类群,在维持高泥沙环境地球化学循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人们对于WSR影响小浪底库区及下游微生物群落和功能的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本研究采集WSR前、后小浪底库区及下游水体和沉积物样品,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功能预测、地化参数监测和统计分析方法,对WSR前后库区及下游微生物群落、环境驱动因子和生态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SR前、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氮、碳循环功能相关基因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于WSR前,WSR后沉积物(SS)和浮游微生物(FL)的α多样性显著升高(P < 0.05),但颗粒附着微生物(PA)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层次分割(HP)分析表明,WSR前,Chla浓度(18.13%)对SS贡献最大,DIC含量分别对PA(18.58%)和FL(24.07%)群落贡献最高;WSR后,Chla(33.73%)依然对SS贡献最大,NH4+(25.50%)和浊度(29.99%)则分别对PA和FL群落的贡献最大。PICRUSt2预测显示,硝化基因丰度等在WSR前较高,厌氧氨氧化等基因丰度在WSR后较高;WSR前rTCA、DC/4-HB、3-HP/4-HB等碳循环基因丰度较高;WSR后,CBB相关基因丰度较高。综上,本研究初步揭示了WSR对小浪底及下游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驱动因子和微生物C、N循环的影响。
关键词
黄河小浪底库区,水沙调控,微生物群落,氮碳循环
稿件作者
张艳敏
河南师范大学
桂泽威
河南师范大学
孟晓林
河南师范大学
蒋宏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