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介导露天石质文物生物侵蚀-以龙门石窟为例
编号:3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6:26 浏览:14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3日 14: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二]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2-1]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Part1)

暂无文件

摘要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的广泛定殖五颜六色的微生物被膜,主要由各种光能自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异养型微生物组成。微生物主导的生化代谢反应过程驱动生物化学元素循环(如C、N和S等)反应可导致文物本体材料的结构破损和矿物成分的分解或溶解,最终造成历史建筑结构的破坏和文化遗产的丧失。本次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质文物表面微生物被膜内特定的微生物种类和群体是如何协同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元素循环(尤其是在人为污染和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地区)、利用上述化学元素为自身养分来合成和分泌各种有机或无机酸、进而破坏石质文物并同化吸收溶解析出的矿物质促进其自身生长和繁殖、最终导致露天石质文物的生物侵蚀。
关键词
微生物被膜、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石质文物、生物侵蚀
报告人
刘小波
教授 南京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刘小波 南京理工大学
张笑迎 南京理工大学
王露 南京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