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调控土壤中的磷素转化
编号:2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4:12 浏览:19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11: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二]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2-2]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Part2)

暂无文件

摘要
磷酸盐矿物的低溶解性和磷酸根离子的低移动性使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很低。解磷真菌(PSF)在土壤中普遍存在,可通过物理破坏和化学侵蚀作用促进无机磷酸盐的溶解及磷素释放。然而,土壤中的活性矿物会影响解磷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而微生物能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改变矿物的元素组成和表面特性。目前,PSF与土壤活性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影响土壤中磷的转化尚不清楚。深入了解真菌-矿物相互作用对磷素迁移转化的影响可为提高土壤磷素的生物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探讨了土壤典型矿物(粘土矿物、铁氧化物及方解石)对PSF溶解无机磷酸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土壤矿物通过不同途径降低了真菌对磷酸盐中磷的活化。三种矿物均可以通过上调编码草酰乙酸乙酰水解酶的基因表达提高PSF合成草酸的能力。此外,粘土矿物的添加能促进真菌的呼吸速率。这都提高了真菌活化磷酸盐的潜力。然而,粘土矿物对有机酸的吸附作用减弱了磷酸盐的溶解。方解石和铁氧化物则通过直接降低真菌的生物量减弱其对磷酸盐的活化。同时,铁氧化物对磷的高吸附性(1.3 mg P g-1)也会降低磷的有效性。但真菌能降低土壤中非晶质铁铝氧化物的含量,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土壤颗粒对有效磷的吸附。
关键词
解磷真菌;活性矿物;磷酸盐;吸附作用;有机酸
报告人
苏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稿件作者
苏慕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李真 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