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高盐环境下厦门希瓦氏菌的铁还原潜力
编号:1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2:39 浏览:1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 spp.)是一类兼性厌氧细菌,能够利用各种物质作为终端电子受体进行生长,在氧化还原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可通过特定的电子传递链,进入电子受体进行异源性厌氧呼吸,并维持菌株代谢生长。Shewanella spp.能够还原高价金属离子(Fe,Mn,Cr等),其中,S. oneidensis是可用于电子转移机制研究的典型异化金属还原菌(DMRB)。S. xiamenensis是厦门海洋沉积物中新发现的一个菌种,该菌种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及较宽的温度生长范围。S. xiamenensis也是一种异化铁还原菌,可利用溶液中的不溶性Fe(III)作为末端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然而对S. xiamenensis的Fe(III)还原潜力及机制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以长庆油田废水中分离出的一株具有耐高温、高盐的菌株为研究对象,经鉴定为S. xiamenensis,命名为CQ-Y1。通过基因组测序、组装和功能注释获得了S. xiamenensis CQ-Y1的全基因组信息,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SEM和XRD探讨了不同温度和NaCl浓度对S. xiamenensis CQ-Y1生长和Fe(III)还原能力的影响,根据基因组注释及实验结果,我们提出了S. xiamenensis CQ-Y1还原Fe(III)的假设机制。
 
关键词
厦门希瓦氏菌,高温高盐,铁还原,基因组
报告人
杨佳霓
学生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稿件作者
杨佳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晏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