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赤铁矿-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协同电子传递及其环境效应
编号: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2:07 浏览:1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09: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二]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2-2]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Part2)

暂无文件

摘要
地表矿物与微生物交互作用深刻影响着元素循环与能量流动过程,并在环境治理领域蕴藏着巨大潜力。本文系统的探究了日光-赤铁矿-Pseudomonas aeruginosa PAO1协同电子传递及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光照下赤铁矿协同P. aeruginosa PAO1电流密度高达3.4 ± 0.23 μA/cm2,是赤铁矿组的1.7倍,极化内阻(Rp)值从1060 Ω 降低至144 Ω,表明赤铁矿与P. aeruginosa PAO1在光照下存在良好的电子传递关系。此外,光照下赤铁矿协同P. aeruginosa PAO1硝酸盐移除率达90%以上,比黑暗对照组提升130%,表明赤铁矿与P. aeruginosa PAO1协同可增强废水硝酸盐移除效率。同时,qPCR基因芯片结果表明,微生物反硝化代谢功能基因ureC、nirS1、gdhA、nosZ2等出现明显上调,表明赤铁矿调控了微生物反硝化氮元素代谢循环过程。本研究补充了矿物-微生物交互作用理论,为环境氮元素循环过程及水体污染治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半导体矿物、微生物、电子传递
报告人
任桂平
副院长 兰州大学

稿件作者
任桂平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