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P-PIC方法的干粉吸入装置内颗粒分散行为的研究
编号:4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22:08:28 浏览:15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干粉吸入器(DPI)的药物递送是受气流和颗粒碰撞等多个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中基于载体颗粒的二元制剂的性能取决于活性药物成分(API)颗粒的释放。目前干粉吸入装置内颗粒流化行为通常使用DEM方法计算,但其计算成本较高,不适用于大规模颗粒运算。MP-PIC方法由于能够通过欧拉网格的应力梯度计算碰撞力,并将真实粒子打包为计算粒子,显著提高了计算效率。本文基于该方法建立了DPI三维全场气固流动的数理模型,考虑了格栅、颗粒团聚体、球形度效应等,研究了微米级颗粒在DPI模型中的剂量排空和分散行为,评估了不同粒径的载体颗粒的配方设计。结果表明,装置内颗粒分散性能随着载体颗粒直径的增加而减弱,干粉吸入器内药物粉末残留量逐渐变多。本方法能较好地捕捉到干粉吸入器中的颗粒流化行为,为DPI模型中颗粒分散行为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预测方法。
关键词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MP-PIC;干粉吸入器
报告人
徐昊
南京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徐昊 南京师范大学
谢俊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31日

    2024

    06月03日

    2024

  • 06月03日 2024

    摘要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颗粒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