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动力稳定装置-有砟轨道空间混合作用下道床力学特性离散元分析
编号:2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09 22:01:33 浏览:20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本文提出的动力稳定装置和有砟轨道空间混合作用模型,可以更准确模拟动力稳定装置-有砟轨道稳定作业下轨道基础机构的动力响应,有助于细观上分析道床内部力学特性变化。首先,基于离散元方法、多体动力学理论分别建立含6根轨枕的离散元道床模型、动力稳定装置多体动力学模型,通过离散元道床中6根轨枕实现两者实时混合计算。然后,通过昆明铁路局某试验线上稳定车作业试验测试数据和动力稳定装置-有砟轨道空间混合作用模型的仿真数据比较来验证模型准确性。最后,基于提出的混合作用模型,对松散(LBB)和初步稳定(ISBB)两种状态道床动力稳定作业下从细观尺度研究散粒体道床的动力学行为、颗粒的接触状态和运动规律。宏观上进一步分析动力稳定装置稳定作业前后道床横向阻力的变化,从细观到宏观有效揭示稳定作业下道床动力学行为演变,最终尝试从理论上提出一些供现场实际作业的参考建议。模拟结果表明:枕底道床各区域XY截面内道砟颗粒转动形式主要是简谐转动,随着道床深度增加,合角速度旋转轴分布范围变小,且出现旋转轴偏转现象。为保证作业车辆运行安全和效率,建议现场对于松散道床至少需要进行2次动力稳定作业,3次稳定作业为最佳。而对于初步稳定道床进行1次动力稳定作业即可。
 
关键词
有砟轨道;动力稳定装置;有砟道床横向阻力;离散单元法;多体动力学
报告人
方骏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稿件作者
方骏 西南交通大学轨道交通运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
赵春发 西南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31日

    2024

    06月03日

    2024

  • 06月03日 2024

    摘要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颗粒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