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过程湿颗粒碰撞聚并的DEM-PBM双向耦合模拟研究
编号:13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7:18:12 浏览:30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制粒过程是钢铁工业铁矿石烧结工艺的关键环节,制粒过程中湿颗粒碰撞聚并形成颗粒团,其粒径对烧结过程及烧结矿质量有显著影响。本文基于离散单元法(DEM)建立了湿颗粒碰撞过程各阶段的聚并临界条件,获得了确定性的颗粒聚并核函数,从而构建了DEM和群体平衡模型(PBM)双向耦合的方法。基于该方法,开展了湿颗粒碰撞聚并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了颗粒粒径分布(PSD)与数量对碰撞频率和碰撞聚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制粒时间增加,小颗粒逐渐减少,大颗粒渐渐生成,PSD峰值渐渐朝着大颗粒的方向推动。大颗粒之间碰撞更频繁,频率更高,但小颗粒间的碰撞聚并效率更高。此外,颗粒粒径相同时,颗粒间的碰撞频率最低,但聚并效率较高。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粒径分布下,大颗粒占比增大时,整体碰撞频率也增大,表明大颗粒的占比是影响碰撞频率的关键参数;颗粒数量增加时,虽然大颗粒之间的碰撞仍占主导,但碰撞聚并效率降低。
关键词
制粒过程,离散单元法,群体平衡模型,颗粒聚并,聚并核函数
稿件作者
刘波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伍东玲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周萍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薛夤溢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陈卓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刘柳
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徐海坤
中南大学信息与网络中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