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体作用下超临界颗粒流颗粒激波的数值模拟研究
编号:1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7:16:02 浏览:13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雪崩、泥石流等大型地球物理流动灾害流经障碍物时往往出现流动深度与速度的急剧变化,研究颗粒物质在障碍物周围的流动对设计防灾结构及理解灾害现象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垂向积分Savage-Hutter模型建立了能够表征斜坡超临界重力驱动颗粒流与结构物作用过程及稳态现象的动力学模型,尤其是能够精确捕捉结构物附近颗粒激波及预测颗粒真空长度,验证了Cui等人[1]绕圆柱体颗粒自由表面流动实验给出的颗粒真空长度与净加速度角的幂律关系。基于此动力学模型研究了斜坡上放置不同转向角的楔形体结构物形成颗粒激波的情形,发现存在三种模式,分别是附着斜激波模式、附着弓形激波模式及脱离弓形激波模式。转向角小于临界值时,流动冲击楔形体在其表面形成附着的颗粒激波。转向角较小,附着的颗粒激波呈弱斜激波形态,转向角增大,附着激波呈逐渐增强的弓形。转向角大于临界值时,颗粒激波最终脱离结构物,在其上游形成驻定的弓形激波。
关键词
冲击,颗粒真空,激波,碎屑流灾害
报告人
余王昕
北京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余王昕 北京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31日

    2024

    06月03日

    2024

  • 06月03日 2024

    摘要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颗粒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