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2023-10-18 22:12:33
可控流体-基于物理的控制流体技术突破
全文待审
周湘洋 / 北京科技大学
凌晓凡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目标驱动流体控制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这一技术通过操控流体的运动来实现特定形状的生成,从而创造出独特的仿真效果。这些方法之所以备受关注,部分原因是它们只需使用3D模型即可生成引人入胜的流体效果,因此在游戏和电影制作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电影《终结者》、《蜘蛛侠:英雄归来》和《冰雪奇缘》等作品中。另外,流体控制技术还在医学研究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模拟人体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各种血管疾病的症状,为医学研究和诊断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要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通常需要对大量参数进行繁琐的反复调整,这使得将流体精确地填充到具有复杂空间几何特征的模型中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因此,提出一种能够根据用户的期望自动匹配目标形状,并高效、准确地形成所需流体结果的流体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将为游戏、电影制作和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强大的工具和技术,以实现更出色的流体仿真效果,并简化流程,减少参数调整的复杂性。

这个项目介绍了一种创新性的目标驱动流体仿真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基于目标形状的空间几何特征,结合一系列新颖的控制技术,以提高流体控制的精度和效率。首先,通过分析目标模型的几何特征,控制粒子被赋予特定的色场权重,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目标模型的几何属性,从而改进了被控流体的形状精度。项目引入了一种自适应约束机制,以在驱动约束下高效生成目标形状,这进一步提高了流体仿真的效率。同时,为了确保在控制流体形状的过程中维持流体的不可压缩性,项目还引入了新的控制粒子与被控流体粒子之间的密度约束机制。

这一方法的另一个亮点是成功将流体控制结果集成到虚拟现实(VR)环境中,实现实时的用户交互体验,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保持渲染性能在每秒40到60帧之间的稳定水平。而且,项目展示了如何将两个不同的流体生成结果在一个大型场景中无缝融合,从而扩大了其应用领域。这个项目提供了一种高度有效且精确的流体控制方法,利用目标形状的几何特性和先进的控制技术,适用于虚拟现实等领域,为实时交互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7日

    2023

    11月19日

    2023

  • 11月3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虚拟现实大赛组委会
中国虚拟现实大赛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VR中国
中国计算机学会(相城)元宇宙产业智库
协办单位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