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 2023-10-16 16:50:07
含能化合物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TNT;RDX;HMX;含能化合物污染;生物修复
摘要录用
杨旭 /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赵三平 /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习海玲 / 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本研究针对含能化合物污染土壤修复的需求,利用微生物原位修复快速和耐受浓度较高、植物修复成本低、二次污染少、美化环境等优势,紧紧围绕炸药2,4,6-三硝基甲苯(TNT)、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和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等含能化合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微生物和植物筛选、菌种复配、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体系构建及调控关键技术研发,探索了土壤含能化合物污染微生物、植物及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机理。研究结果如下:炸药污染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其中,Sphingomonadaceae、Actinobacteria和Gammaproteobacteria微生物类群相对丰度显著增加,具有降解炸药的微生物种群开始占据土壤生态位。土壤差异代谢物主要为Lipids and lipid-like molecules和Organic acids and derivatives。筛选出炸药高效降解菌株Klebsiella variicolaKlebsiella sp.以及Bacillus aryabhatta。筛选出适合TNT、RDX以及HMX污染土壤修复的候选植物,包括: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 (L.) Nash)、紫羊茅(Festuca rubra L.)、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紫花苜蓿(Medicago)。毒理机制显示TNT、RDX以及HMX暴露导致植物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系统失衡,同时改变了植物基础代谢水平。香根草、紫羊茅、红三叶、黑麦草以及紫花苜蓿辅以微生物菌剂对土壤中初始浓度为100 mg×kg-1的炸药 60天降解率超过80%。上述结果表明,炸药污染土壤植物-微生物共生修复效果显示出具有较高的技术应用潜力和前景。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