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 2023-10-11 12:24:36
探索人工湿地在有害水华干扰下的恢复能力:微生物响应机制的研究
人工湿地;有害水华;污水处理;根际微生物;微生物群落
摘要录用
张拓实 /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赵昕悦 /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基于自然的污水处理系统,与自然环境持续保持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湿地系统具有高处理效率、成本效益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因此,其非常适合处理各种废水,包括畜牧业废水、农田退水等。然而,作为开放的生态系统,人工湿地系统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受到水力强度、温度、进水负荷和水华等因素的扰动,这可能会破坏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其污染物去除能力降低。其中,人工湿地由于有害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s,HABs)造成的扰动引发了人们广泛的关注。HABs是一种高度危险且普遍存在的环境威胁,具有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进入湿地系统后会破坏系统内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的微妙平衡,进而影响湿地的污染物处理性能。为此,本研究旨在探索HABs对人工湿地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湿地具有自适应能力,使其能够从HABs干扰中恢复。在根际微生物环境中,水华的加入促进了Acinetobacter丰度的增加,并且表明了Acinetobacter在抵抗HABs干扰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功能预测结果进一步证实,水华的扰动增强了湿地根际微生物的反硝化代谢途径。并进一步促进了反硝化过程,进而提高了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效率。此外,我们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表明,环境因素如溶解氧、pH等也对微生物活性产生了显著影响,从而影响了污染物去除性能。总体而言,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人工湿地在HABs干扰期间维持稳定性的机制。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05日

    2023

    11月08日

    2023

  • 10月25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11月04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 11月05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承办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