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 2023-03-30 19:51:45
城市干岛对城市热胁迫缓解作用的观测研究
城市热岛,城市干岛,热胁迫,湿球温度,缓解作用
摘要录用
王伟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赖宇婧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李雨竹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吕恒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城镇化通过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改变城市气候,以城市热岛和城市干岛最为典型。与气温相比,考虑温度和湿度的湿热指标(如湿球温度)更能反映人体真实感知的热胁迫。城市干岛能否缓解热胁迫?如果可以,其缓解程度多大?在城市尺度上存在何种空间差异?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2019年南京市153个自动气象站逐时观测数据,量化了城郊湿球温度差异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城市干岛能够缓解热胁迫,以夏季最为明显。夏季白天和夜晚,气温城市热岛分别为0.35 oC和0.95 oC,受城市干岛的抵消作用,出现城市湿球温度冷岛现象,即城市湿球温度分别比郊区低0.24 oC和0.07 oC。冬季城市干岛减弱,低湿度对热胁迫的缓解作用较夏季明显减弱。夏季,城郊湿球温度差异的空间分布主要取决于城市干岛的空间分布(相关系数R > 0.85, p < 0.001),而在冬季,主要受控于气温热岛的空间分布(R > 0.64, p < 0.001)。与气温和湿度不同,城郊湿球温度差异的空间分布与城郊不透水面占比、植被占比差异的相关性减弱,在夏季甚至不相关,增加绿地并不能有效缓解夏季城市热胁迫。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5日

    2023

    05月17日

    2023

  • 05月1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31日 2023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联系方式
  • Mrs. 赖冰冰
  • 010*********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