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艾肯盆地撞击方向的综合调研
编号:91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09:12:01 浏览:62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4: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10] 10、行星科学 [10-1] 10-1 行星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 SPA)盆地是月球上具有明确地形证据的最大、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具有独特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形成南极-艾肯盆地的撞击事件可能是导致月球全球地形、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的二分性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SPA盆地是研究月球形成和演化的关键区域,是当前和未来月球探测的重点目标。
SPA盆地的整体坑缘轮廓呈椭圆形,长轴为近南北向,被认为是早期低角度的倾斜撞击形成的。对于SPA盆地的撞击方向的解释仍然存在争议。通过地形起伏、地貌特征、化学元素异常等现象,SPA盆地的撞击方向被认为是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的。虽然引用的依据是重叠的,但对于SPA盆地撞击方向的解译是不同的。
SPA盆地撞击方向的改变会带来颠覆性的认识。撞击过程的数值和物理模拟表明,形成SPA盆地的撞击入射方向直接影响了撞击的全球响应,例如溅射物分布、深部热和物质流向、应力应变聚集区等。多项研究报道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岩浆-构造组合、月背高地的形成,月球表面磁异常的分布均与SPA盆地的倾斜撞击相关。然而这些研究依据的撞击轨道却是相反的。
由于缺乏指示盆地撞击入射方向的标型特征,SPA盆地的撞击方向依然缺乏定论。本次会议上,我们将介绍来自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方面对SPA盆地撞击入射方向的研究,梳理了明晰撞击入射方向的关键线索,并为后续的月球南极探测任务提供优选探测对象。
 
关键词
月球,艾肯盆地
报告人
许茹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稿件作者
许茹 中山大学
肖智勇 中山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