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龄与气候对东北森林干旱死亡率的影响
编号:88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8 23:46:32 浏览:65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气候变化下中国东北地区干旱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造成大面积森林死亡,因此研究干旱造成的森林死亡率对森林反馈气候变化与促进森林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的干旱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和林龄,这两者都是树木死亡率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目前对干旱引起的大面积森林死亡与林龄及气候驱动因素之间关系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基于2000-2020年降雨利用效率(RUE)、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多源林分信息,对东北区域17种主要树种森林干旱死亡率与林龄的关系及关键气候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区域森林年均干旱死亡率为0.49%,死亡率较高的地区是长白山和辽宁省东部。(2)林龄是干旱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树种存在着5种林龄-森林干旱死亡模式,这些模式对气候驱动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3)通过区分高温及降水亏缺对森林干旱死亡的影响,中国东北近 91.60% 的森林区域主要受到高温的影响,说明极端高温在森林死亡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本研究提高了对中国东北地区不同林龄森林与树种干旱死亡机制的理解,强调了遥感指数在检测干旱引起的大面积森林死亡和气候驱动因素方面的潜力,能够为制定森林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气候变化下中国东北地区干旱的频率和强度显著增加,造成大面积森林死亡,因此研究干旱造成的森林死亡率对森林反馈气候变化与促进森林生态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的干旱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和林龄,这两者都是树木死亡率的重要驱动因素。然而,目前对干旱引起的大面积森林死亡与林龄及气候驱动因素之间关系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基于2000-2020年降雨利用效率(RUE)、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多源林分信息,对东北区域17种主要树种森林干旱死亡率与林龄的关系及关键气候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区域森林年均干旱死亡率为0.49%,死亡率较高的地区是长白山和辽宁省东部。(2)林龄是干旱死亡率的重要因素,不同树种存在着5种林龄-森林干旱死亡模式,这些模式对气候驱动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3)通过区分高温及降水亏缺对森林干旱死亡的影响,中国东北近 91.60% 的森林区域主要受到高温的影响,说明极端高温在森林死亡过程中占主导作用。本研究提高了对中国东北地区不同林龄森林与树种干旱死亡机制的理解,强调了遥感指数在检测干旱引起的大面积森林死亡和气候驱动因素方面的潜力,能够为制定森林未来气候变化适应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干旱事件,森林死亡,树种,林龄,降雨利用效率
稿件作者
马天啸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梁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