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野火暴露的疾病负担及其全球不均衡分布
编号:3689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6 19:57:43 浏览:448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8日 08: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4C] 14C、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14C-4] 14C-4 气溶胶与大气环境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全球变暖导致多地野火频发,导致空气颗粒物(PM2.5)污染爆发,严重威胁人群健康。孕妇和儿童是典型脆弱人群,极高PM2.5暴露往往可能导致死胎、儿童死亡等不可逆转的健康危害。刚果、印尼和亚马逊等热带雨林地区是野火频发的热点地区,同时周围国家发展水平低、妇幼健康水平差,因此,野火暴露相关的疾病负担可能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衡特征,加剧了全球妇幼健康的不平等程度。
本研究分析了覆盖全球50多个发展中国家的生育健康数据,构建了野火PM2.5暴露导致死胎和儿童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在覆盖全球90%以上儿童的130多个国家开展风险评估研究。以死胎为例,2014年总PM2.5导致了922,860 (95%置信区间: 578,451–1,183,720)死胎,其中49,951 (95%置信区间: 3,634–92,629)与野火暴露有关。尽管野火暴露的绝对疾病负担不大,但其分布高度集中。10%的野火相关死胎发生于0.6%孕妇中,作为对比,10%的PM2.5相关死胎发生于6.4%孕妇中。本研究进一步计算了基尼系数,定量评估疾病负担分布的不公平程度:野火相关死胎的基尼系数为0.65、是PM2.5基尼系数的2.3倍。此外,系列研究还证明了野火PM2.5暴露与儿童死亡、低出生体重、下呼吸道感染等多个不良妇儿健康结局有关。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野火是危害妇幼健康的主要环境暴露之一,并且其独特的地理分布加剧了全球健康水平的不平等程度。减缓和应对气候变化不仅能够改善健康,还能促进全球公平。
 
关键词
野火,PM2.5,人群健康效应,不公平
报告人
薛涛
北京大学

稿件作者
薛涛 北京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