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污泥基生物炭活化高碘酸盐降解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机制
编号:3075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2 20:03:28 浏览:743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08: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0min

所在会场:[SP] 张贴报告专场 [SP-5-1] 5、环境科学

暂无文件

摘要
污泥是市政污水处理厂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污泥中富含大量有机质、微生物和无机物等,经过热处理后可转化为生物炭等具有深度利用价值的资源。磺胺类抗生素是水生环境中检出频率和检出浓度最高的药物之一,对生态环境构成巨大威胁,影响人类健康。资源化回收市政污泥制备污泥生物炭借助高级氧化技术可实现对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高效降解与矿化。然而,目前污泥生物炭应用于传统高级氧化技术中对磺胺类抗生素降解效能有限,同时污泥生物炭的改性方式较为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以高碘酸盐(PI)为基础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非均相氧化体系中具备优异的氧化效能,同时具备较宽松的存储运输限制,具有良好的研究价值。污泥生物炭在PI体系中降解磺胺类抗生素的效能及降解机制的研究目前鲜有报道。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为原料,采用热解方式将市政污泥制备为污泥生物炭(SBC),应用于以PI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构建高效的污泥生物炭-PI催化氧化体系,用于水体中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效降解和矿化处理。此外,基于典型过渡金属开发多种简单、经济的污泥生物炭改性方式,在提升污泥生物炭的PI活化效能和污泥生物炭回收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金属浸出水平,并探究不同改性污泥生物炭的PI活化机制,在此基础上探究不同机制主导的PI氧化体系对磺胺类抗生素适用性的差异。
关键词
磺胺类,抗生素,高碘酸盐,生物炭,污泥
报告人
杨列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武汉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杨列 武汉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