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冰川冰尘固碳及碳分解微生物的组成和空间分布
编号:205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1 09:27:27 浏览:560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青藏高原拥有除两极外最大面积的冰川,是亚洲多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冰川消融速率加快,有机碳随冰川融水释放到下游,对下游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冰尘是冰川表面微生物活动的热点,冰尘中的微生物通过固碳和有机碳分解过程参与冰川表面的碳循环,影响冰川表面的有机碳量。本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学技术,对青藏高原季风影响区和西风影响区7条冰川的冰尘微生物及其参与的碳循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青藏高原冰尘微生物群落以变形杆菌门、蓝细菌门、放线菌门和拟杆菌门为主。冰尘微生物存在多条固碳途径,以依赖光合作用的卡尔文循环和3-羟基丙酸双循环为主。季风影响区存在更丰富的固碳微生物,以藻类和蓝细菌门为主,而西风影响区以变形杆菌为主。季风影响区冰尘的微生物具有更强的植物细胞壁(如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等有机质的水解潜力,而西风影响区冰尘的微生物具有更强的淀粉、木质素和芳香族化合物的水解潜力。不同气候区微生物的空间分异与不同来源的水汽、降水有关,同时沉降后受到的局地环境选择。冰尘中的潜在固碳微生物能从光能、硫代硫化物氧化、一氧化碳氧化中获得能量用于固碳,同时部分潜在固碳微生物还具有分解有机质的潜力,表明冰尘微生物能应对复杂的生态环境并提高其代谢效率,以充分利用冰尘穴中的能量和碳源来维持微生物群落的多样化。我们的结果描述了青藏高原冰尘微生物的空间分布差异,并阐明了冰尘微生物具有进行多种代谢的潜力以协助其应对冰川环境的动态变化。
稿件作者
陈玉莹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刘勇勤
兰州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