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森林功能多样性估算及其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编号:20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7 20:16:17 浏览:54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全球碳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功能多样性被认为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如碳储量、生产力)及其对环境胁迫或干扰响应的关键。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是生态学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然而已有研究主要基于控制实验或样方调查数据。区域尺度空间连续的功能性状、多样性及生产力数据对于理解不同尺度及环境梯度下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及维持机制至关重要。
本研究基于Sentinel-2卫星影像、机载激光雷达和野外实测数据,在神农架南坡开展亚热带森林乔木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遥感监测,并探究研究区单性状群落加权平均、多性状功能多样性指数和环境变量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地上生物量,AGB)和初级生产力(核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kNDV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遥感估算的森林群落水平形态性状( 95% 分位数高度、叶面积指数、叶高多样性)和生理性状(叶绿素 a+b 含量、比叶面积、等效水厚度)与地面样方实测数据一致性较高;(2)基于机载激光雷达提取的森林结构参数和逐步回归算法,可在航飞区域获取高精度森林地上生物量;(3)功能性状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对生态系统碳储量和初级生产力的解释力最高,支持质量比假说(优势性状决定了生态系统功能),此外,森林形态功能多样性指数也是碳储量和初级生产力的重要预测因子,表明树冠结构的互补效应在功能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维持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亚热带森林,激光雷达,Sentinel-2
稿件作者
郑朝菊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曾源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赵旦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