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光纤微振动监测数据的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微地震震源位置成像研究
编号:1857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10 21:31:21 浏览:5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6日 13: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9B] 9B、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9B-1] 9B-1 地球物理与大地测量

暂无文件

摘要
水力压裂是进行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量的必备技术。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压裂,通常使用地震检波器进行微地震监测和压裂效果评估。一般情况下,井中检波器数量较少且采集方位角较窄,难以获得准确的微地震震源位置,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储层改造情况。通过将光纤永置式布设于页岩气储层水平井的套管外,我们实现了基于水平井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的全井段、宽方位、高密度水力压裂过程微振动实时监测。我们进一步使用震源位置成像算法,对同井和邻井监测获得的微地震有效事件进行震源位置成像。合成数据算例表明,与常规检波器技术相比,DAS技术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DAS技术实现了水平井全井段监测,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采集方位角,可以有效提升震源位置成像的空间分辨率;(2)DAS技术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空间采样密度,可以有效提高低信噪比监测数据的震源位置成像精度。与常规震源成像方法相比,我们提出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1)使用波形包络可以避免原始数据波形极性反转对成像准确性的影响;(2)使用混合成像条件可以压制成像假象,并进一步提升震源位置成像分辨率。昭通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监测数据算例进一步验证了DAS技术的有效性,表明了宽方位、高密度的DAS数据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震源位置成像结果,有助于提高储层改造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微地震监测,震源位置,水力压裂
报告人
武绍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武绍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王一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梁兴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