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新世转型前后亚洲季风区石笋轨道-千年事件记录
编号:1313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59:11 浏览:534次
快闪报告
摘要
东亚季风区(EASM)石笋氧同位素作为低纬度大尺度水汽环流指标对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尤为重要。过去640 ka的中国石笋记录在古气候研究领域影响重大,受限于定年技术的发展,目前早于640 ka的EASM石笋研究还未见报导。开发U-Pb定年技术,拓展石笋碳酸盐定年范围,对更老时段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石笋记录的研究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中更新世转型期(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前、后的冰期-间冰期主导周期由40 ka转化为100 ka,该过程中遗留下众多科学问题,其中关于千年事件的存在和变率问题的研究缺少高精度、高分辨率的记录。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U-Pb激光法结合U-Pb稀释剂法为中国中部湖北省神农架三宝洞石笋SB16-2和SB20(部分)提供14个激光年代、5个稀释剂年代,结合1777个稳定同位素测试,最终提供了~645– 615 ka、~690–665 ka、~1360– 1310 ka的EASM石笋高分辨率记录(可达~ 70 a)。主要结论如下:
1. EASM在640 ka之前仍然存在千年事件。
2. TⅦ(Termination,T)存在与TⅠ和TⅢ相似的EASM变化过程(都存在EASM减弱–增强–减弱的过程),并且能与海洋记录在年代误差范围内相互对应。MIS 42(~1340– 1310 ka)阶段是MPT前的冰期,我们的记录显示此时EASM仍有弱季风事件,与过去640 ka的冰期记录不同的是MPT后的终止期千年事件波动的振幅变弱(不超过1σ)。
3. MIS 17/16阶段(~687–679 ka存在EASM的减弱– 增强– 减弱过程)也存在剧烈的千年波动,其振幅与MIS 5/4阶段相似(~ 3 ‰)。MIS 43/42阶段(~1360–1340 ka)δ18Oc结果表明MPT前EASM仍然存在千年事件(季风增强事件),但EASM千年尺度事件的变幅较MPT后有所减小(~1 ‰)。将太阳辐射的趋势去除后,其中MIS 42/41和MIS 5/4都出现了超过1σ的强季风阶段,MIS 17阶段出现接近1σ的变幅的强季风事件。
关键词
东亚季风区;,石笋,中更新世转型期前后;,轨道-千年尺度,高分辨率记录,U-Pb定年
稿件作者
牛晓雯
西安交通大学
张海伟
西安交通大学
王健
西安交通大学
康乐
西安交通大学
程海
西安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