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部唐古拉山布加岗日南坡MIS3以来的冰川波动
编号:1302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09 22:49:31 浏览:508次
快闪报告
摘要
随着测年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发现了末次冰期较大规模冰进发生时间不同步,掀起了关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山地冰进驱动机制的讨论,讨论的焦点是过去的冰川扩展是发生在冰期温度下降时期,还是发生在降水增加时期,具有高分辨率冰川记录对于解决该问题尤为重要。唐古拉山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太平洋与印度洋流域的重要分水岭,其东段的布加岗日属于高原西风带和亚洲季风交互区,地处海洋性冰川和亚大陆性过渡区,是研究青藏高原内部冰川作用特征与驱动机制的关键场所。根据对布加岗日地区的野外地貌考察和个2710Be暴露测年结果,确定该地区至少发育过4次冰川作用:发生在40.31±2.32~42.61±2.46 ka的局部LGM,对应于深海氧同位素3(MIS 3);之后是发生在MIS2的两次冰进,分别为20.45±1.36~23.34±1.40 ka和13.94±0.84~19.24±1.16 ka;最近的一次冰进是发生在0.17±0.03~0.23±0.04 ka,对应MIS1。这四次冰川作用中前三次的发生时间与北大西洋千年尺度的海因里希事件基本一致,另外最近的一次冰川作用发生在小冰期亚阶段,表明温度是影响冰川作用的主要原因,而冰川范围的不断缩小与亚洲夏季风强度减弱有关。
关键词
唐古拉山东段;ELA;10Be暴露测年;第四纪冰川;古气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