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底斯山晚第四纪冰川演化:时代与规模
编号:1296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5-05 23:21:03 浏览:53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3年05月07日 17:08(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1B] 1B、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1B-3] 1B-3 第四纪地质与全球变化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冰川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剂。本研究选取冈底斯山中段冷布岗日地区的冰碛垄作为冰进序列的研究对象,使用宇宙成因核素10Be暴露测年方法进行测年研究,并重新计算了前人采自冈底斯山东、西段和喜马拉雅山的年代学数据,对比了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各时期以来冰川规模演化在南北方向以及东西方向上的空间特征,并使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冰川面积和局地地形等因素对末次冰期以来的冰川面积变化率和平衡线高度变化值(ΔELA)的影响。年代结果显示,冈底斯山中段冷布岗日东坡的冰川事件分别发生在≥ 243.88 ± 25.88 ka、≥ 43.09 ± 4.18 ka、24.19 ± 2.29 ka、19.78 ± 1.9 ka、10.62 ± 1 ka、2.75 ± 0.37 ka、1.8 ± 0.18 ka、0.32 ± 0.04 ka以及0.22 ± 0.04 ka,分别对应深海氧同位素(MIS)7阶段或更早、MIS 3、MIS 2早期、全球末次冰盛期、早全新世、新冰期和小冰期;西北坡新冰期以来的冰川事件分别发生在0.12 ± 0.04 ka、0.30 ± 0.05 ka和1.69 ± 0.17 ka,与东坡时代基本一致。MIS 3的冰进证据在冈底斯山西段的冈仁波齐地区以及东段的申扎地区均有发现。同时在冈仁波齐地区或申扎地区发现了MIS 2早期、全球末次冰盛期、MIS 2晚期以及小冰期的冰进,但未发现早全新世和新冰期的冰进,可能是后期的地表过程破坏了该时期的冰碛垄。MIS 3时期的冰进在喜马拉雅山大量发现。此外,MIS 2早期、全球末次冰盛期、MIS 2晚期、早全新世、新冰期和小冰期的冰进证据也能在喜马拉雅山找到。各时期以来冷布岗日地区的冰川ΔELA均小于东段或西段的ΔELA。对比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冰川规模演化的空间特征,发现各时期以来的ΔELA均呈现自南向北减小的空间趋势,这可能是印度季风控制下的南北气温和降水差异共同导致的。而各时期以来面积变化率的空间趋势不统一,ΔELA东西向的空间趋势也不统一。各时期以来ΔELA均呈现南坡高于北坡、西坡高于东坡的特征,反映了太阳辐射、印度季风和西风对冰川规模演化的影响。PLSR结果显示,冰川面积和局地地形因素对冰川规模演化也有显著影响。与太阳辐射记录以及冰芯、湖泊沉积物、钻孔孢粉等古气候记录的对比显示,冷布岗日地区MIS 3时期的冰川活动可能是当时丰富的降水导致的;MIS 2的冰川活动则主要受低温驱动;而低温与降水的配合可能是早全新世、新冰期和小冰期冰进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冰川年代学,冰川地貌,气候变化
报告人
姜子涵
山东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张骞 山东师范大学
易朝路 中科院青藏所
王宁练 西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5日

    2023

    05月08日

    2023

  • 03月31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5月25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学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大学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