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陆生蜗牛化石记录的末次间冰期以来亚洲夏季风变化
编号:1120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3-04-20 21:47:56
浏览:539次
快闪报告
摘要
轨道尺度亚洲夏季风的变化一直是我国古气候研究的焦点。我国黄土和石笋作为研究亚洲季风的重要载体,分别记录了100 ka和20 ka为主的周期变化。这一显著差异被称为“中国的100kyr周期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这一科学问题,作者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末次间冰期以来蜗牛化石氧同位素(δ18O)和蜗牛数量。结果显示:与石笋记录相似,蜗牛δ18O也反映了降水的氧同位素信息,末次间冰期以来表现出明显的20ka变化特征;具体表现为MIS3、MIS 5a 和MIS 5c的δ18O相对偏负,且偏负的幅度相似,而MIS 5b和MIS5d 的δ18O相对偏正。显著不同的是,蜗牛数量则表现出冰期-间冰期的巨大差异,MIS5的蜗牛数量较之MIS3偏高1-2个数量级,反映了100 ka变化特征。总体来说,同一蜗牛载体中的不同指标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周期变化特征。以此推断,不同气候代用指标反映了亚洲夏季风的不同方面,“中国的100kyr周期问题”可能归因于对不同指标的解读。
关键词
陆生蜗牛,氧同位素,亚洲夏季风,轨道尺度,黄土
稿件作者
董吉宝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宗秀兰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宋友桂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