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 2022-10-03 18:51:36
《幻境天宫》——基于虚拟现实的中国古天文沉浸式体验项目
VR+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科技融合/艺术+科技融合
全文待审
刘欣怡 / 北京工业大学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古人发现四季更迭、气象变幻都与日月星辰的运转规律相对应,于是以天象为工具制定历法,指引人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古人还发现日月行星的运行轨迹始终在黄道,于是黄道带的恒星被率先定位,二十八星宿应运而生。经过日积月累地观测,古人注意到木星约十二年可绕天空一圈,于是黄道带又被分为十二个部分,用来记录木星每年所在的位置,这就是十二星次,与二十四节气相关联,2016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幻境天宫》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作品,包含场景设计、美术设计、粒子特效设计、音效设计、交互设计等几个设计阶段,搭载三星玄龙Windows MR虚拟现实设备,应用Unity SteamVR进行开发。作品充分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优势,将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抽象的概念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沉浸式体验场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幻境天宫》还以数字化的手段创新中国古代画作的体验方式与传播路径。



VR+文化创意的形式让中国古代天文拥有一个真正的全景沉浸式体验场景,让体验者身处充满神话色彩的中国式宇宙中。作品选择让用户在现实中的行走与位移映射进虚拟空间,强化了交互的体感性,使项目体验更加真实有趣。



《幻境天宫》选用古代画作,作为古代天文文化呈现要素,项目计划将星宿神动画化,画作会更加生动传神。这种数字化手段可有效创新古代画作的体验方式,增加古代画作的曝光机会与传播路径。



中国古代天文知识较为抽象枯燥,《幻境天宫》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项目让传统文化形象化、大众化,同时注重文化科普与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作品响应时代号召,力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1月18日

    2022

    11月20日

    2022

  • 12月1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仿真学会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