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区强降雪过程机理诊断
编号:162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2-07-25 00:51:11 浏览:203次 墙报交流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摘要
采用国家级气象站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利用对称不稳定理论、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方法,对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出现在哈尔滨地区的四次强降雪过程从影响系统、水汽来源、热力和动力条件开展分析与对比,得到以下结论:四次强降雪过程均伴随暖锋锋生,近地面存在冷垫,暖湿气流在冷垫之上爬升,对流层中低层增温增湿明显,地面至对流层低层存在逆温;200-300hPa高空急流右侧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抽吸作用”、冷空气前端的强迫抬升,是触发上升运动的主要机制;四次降雪过程中大气在垂直方向稳定,但在对流层低层均存在由斜压性引起的对称不稳定,且降雪中心与对称不稳定区有较好的对应;内蒙中东部、山东半岛至渤海湾、日本海是哈尔滨强降雪的主要水汽来源,但降雪后期均由来自西北内陆的水汽轨迹。
关键词
强降雪,对称不稳定,;高空急流;暖锋锋生;HYSPLIT后向轨迹模拟
报告人
刘宇飞
哈尔滨市气象局

稿件作者
刘宇飞 哈尔滨市气象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27日

    2022

    07月28日

    2022

  • 06月30日 2022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9日 2022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气象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