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 2022-10-15 12:14:36
FeCrNi奥氏体合金低温渗氮改性层相结构研究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渗氮,微结构,有序无序,反相畴
摘要录用
车宏龙 / 大连理工大学
雷明凯 / 大连理工大学
采用等离子体基低能离子注入,在380℃低温条件下改性三组分别固定Fe,Cr,Ni,改变其他两种元素的奥氏体合金以及AISI 304L奥氏体不锈钢。基于系列合金渗氮层微结构的同构性演变,证实低温氮渗氮改性层具有双层结构,外层为类γ'-Fe4N有序的γ'N相,内层为氮无序面心立方γN相。并以此为实验基础,建立了基于Cr-N,Fe-N相互作用的原子结构模型,给出氮膨胀奥氏体相不同氮浓度条件下的原子占位结果。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已有研究中氮膨胀奥氏体相氮浓度,EXAFS、穆斯堡尔谱等多种独立研究结果。进一步基于透射电镜对反相畴结构随Cr和N浓度演变的观察,证实了氮有序γ'N相反相畴的形核-生长-粗化机制。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完整的模拟了有序化转变过程以及反相畴形成长大过程。揭示了反相畴界对饱和氮浓度上限的影响机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三维傅里叶变换,证实了反相畴界和Cr-N短程有序对超结构衍射结果宽化和减弱的影响。该研究完整的揭示了氮膨胀奥氏体从微米到原子尺度的结构,为氮改性奥氏体不锈钢进一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21日

    2023

    04月23日

    2023

  • 04月20日 2023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3日 2023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特种表面保护材料及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系方式
  • 段金弟(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 ab******@126.com
  • 139********
  • 蒋超(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 ab******@126.com
  • 189********
  • 刘炼(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 ab******@126.com
  • 158********
  • 田丰(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
  • ab******@126.com
  • 139********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