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 2021-06-16 22:31:49
基于PY-GC法页岩含油率恢复方法研究--以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靑一段页岩油为例
古龙凹陷;页岩油;含油率;PY-GC;资源量评价
全文录用
徐亮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地质条件优越、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由于样品保存、处理过程导致油气组分发生损失,正确计算含油率参数对客观评价页岩油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以往针对泥页岩含油率评价的研究多是针对取芯后放置很久的页岩,其反映的是残留油特征。与地下页岩油相比,常规取芯的烃类逸散导致大量的轻质油及赋存在大孔中的油已经损失殆尽,且对于轻质组分较高的古龙中高熟页岩,轻烃(含气态烃C1-C5和液态烃C6-C14)的损失更为严重,而损失的恰是对生产意义最大、可动性最好的部分。

本次研究基于古龙凹陷页岩油不同成熟度的密闭、保压取心岩石样品,开展不同放置时间PY-GC实验,明确不同组分损失程度,并考虑出井后样品切割及实验前样品粉碎处理过程中损失的组分,利用e指数法校正后计算恢复后含油率。实验结果与低温蒸馏萃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较为一致。并推广应用到实际条件,开展长时间放置后的热解实验,计算含油率恢复系数。

结果表明:古龙凹陷青一段泥页岩密闭取心样品放置5-10 min,甲烷快速散失;2h后,C8-损失率达90%,组分越轻,损失速率越快;长期放置后,小于C10的组分,已基本挥发殆尽,而C15+重质组分基本不受影响(图1,图2)。其中成熟度在1-1.42之间,恢复后含油率介于7.96-23.1 mg/g之间;恢复系数介于2.23-6.39之间,随成熟度增加逐渐增大(图3)。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09日

    2021

    07月12日

    2021

  • 06月28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9月29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石油学会
承办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