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 2021-05-25 20:01:02
螺旋串联半密闭多腔室并联间隙定位闪络路径研究
全文录用
浦仕遵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李宏梅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刘平林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德宏供电局
彭庆军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左思家 / 重庆大学
袁涛 / 重庆大学
       多腔室灭弧装置由于结构简单、灭弧性能良好,受到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为解决输电线路中雷击闪络问题,指导线路新型多腔室灭弧装置即多腔室并联间隙的实际安装,为此开展了多腔室并联间隙定位闪络路径研究。开展了多腔室并联间隙冲击闪络试验,拟合了不同腔室数量下多腔室并联间隙的冲击击穿电压值以及等效空气间隙长度公式,并再次展开试验验证公式的准确性。在实际安装多腔室并联间隙时,可根据公式选择合理的外串联空气间隙,使多腔室并联间隙外串联空气间隙既能保护绝缘子串,并兼顾防雷保护效果。试验表明,多腔室并联间隙能够定位闪络路径,当腔室数量分别为120和160时,电弧在3ms和4ms左右完全消散。对于35kV线路复合绝缘子结构高度为45cm,可将腔室数量为160的多腔室并联间隙等效为23cm的空气间距。由于绝缘子结构高度与放电间隙之比应在0.8-0.9范围内,可设计外串联空气间隙长度为13cm-17.5cm以定位闪络路径。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7月16日

    2021

    07月18日

    2021

  • 06月05日 2021

    初稿截稿日期

  • 07月18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接触及电弧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输变电设备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变电专业委员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等离子体及应用专委会
IEEE PES电力开断技术委员会(筹)
IET英国工程技术学会西安分会
承办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