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 2021-03-29 10:06:00
分子信标对mRNA的检测机理
分子信标,大变形,检测机理,能量释放率
全文待审
宇龙 龚 / 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兴华 施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基因信息解码是基因治疗和癌症诊断的关键因素,在临床医学和生命科学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传统癌症检测中,分子信标传感器是常用的活细胞检测方法。分子信标通常为茎环结构,两端分别修饰荧光基团和淬灭基团,可与环上序列匹配的靶标相结合,进而使得茎端张开,产生荧光检测信号。分子信标具有结构简单、高灵敏度等优点,但其临床检测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分子信标打开过程中产生的多聚体会降低荧光强度、分子信标序列设计受限于靶标序列、单分子信标检测特异性不足等。

本研究通过链置换原理,实现了靶标与分子信标茎的结合,设计了新型的核酸检测探针。为了阐明分子信标的检测机制,发展了DNA分子杂交模型,构建了分子信标/靶标系统的势能函数,采用遗传算法由最小势能原理优化求解分子信标的构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靶标与分子信标环、杆杂交过程中,其长度和总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靶标与分子信标茎之间的杂交比与环之间的杂交具有更低的势能,呈现了更好的稳定性。同时,靶标与分子信标茎结合的方式,避免了分子信标之间多聚体的形成,提高了荧光强度。与传统的探针相比,新型探针在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碱基错配类型识别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研究能够为分子信标的检测机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21日

    2021

    05月23日

    2021

  • 04月13日 2021

    摘要截稿日期

  • 04月30日 2021

    摘要录用通知日期

  • 04月30日 2021

    终稿截稿日期

  • 06月05日 2021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工程结构分析与安全评定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固体力学学报》编辑部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